|
游華山云際寺(一作游少華山甘露寺) / 作者:張喬 |
少華中峰寺,高秋眾景歸。
地連秦塞起,河隔晉山微。
晚木蟬相應,涼天雁并飛。
殷勤記巖石,只恐再來稀。
|
|
游華山云際寺(一作游少華山甘露寺)解釋: 游華山云際寺(一作游少華山甘露寺)
少華中峰寺,高秋眾景歸。
地連秦塞起,河隔晉山微。
晚木蟬相應,涼天雁并飛。
殷勤記巖石,只恐再來稀。
詩詞中文譯文:
在少華山的中峰上有一座寺廟,當初秋的時候眾多的景色都回歸了這里。
這座寺廟地處在秦塞的邊緣,河水把晉山與它隔開。
晚上木蟬的鳴叫聲相互呼應,涼爽的天空中雁鳥一齊飛翔。
我殷勤地記錄下這些巖石,只怕以后再也很少來到這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玩少華山云際寺的景色和情感,并表達了對這片美景的眷戀之情。
首先,詩人向讀者展示了少華山云際寺的壯麗景色。寺廟地處于少華山的中峰,展望四周,美景盡收眼底。這里是秋天的深處,景色正逐漸退去,回歸到這個寺廟,給人以深處秋之意境的感受。
另外,詩人通過地理的描述,表達了少華山與周圍地區的隔離感。寺廟地連秦塞,隔著晉山和河流。這種隔離的狀態,給人以幽靜、寧靜的感受,也使得這里成為一個避世的好地方。
然后,詩人通過描寫晚上的聲音和涼爽的天空,增添了詩意的氛圍。晚上木蟬的相互呼應使得這個地方更加生動,涼天中的雁鳥飛翔也給人以秋天即將過去的寓意。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這里的眷戀之情。他用“只恐再來稀”來形容自己殷勤地記錄下這些巖石,為的就是怕以后再也很少來到這里。這種別離的情感和對美景的懷念,使得整首詩達到了情感的深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寥寥數語,將少華山云際寺的景色和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通過描繪美景、表達對美景的眷戀之情,這首詩給讀者帶來了一種與大自然融合、感受自然之美的愉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