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補闕自九華山拜官因以寄獻 / 作者:張喬 |
冥鴻久不群,征拜動天文。
地主迎過郡,山僧送出云。
登車殘月在,宿館亂流分。
若更思林下,還須共致君。
|
|
劉補闕自九華山拜官因以寄獻解釋: 劉補闕自九華山拜官因以寄獻
冥鴻久不群,
征拜動天文。
地主迎過郡,
山僧送出云。
登車殘月在,
宿館亂流分。
若更思林下,
還須共致君。
詩詞中文譯文:
劉補闕自九華山拜官因以寄獻
長時間不見到行天鵝飛翔了,
行天鵝飛翔宛如天象運行。
地主親自迎接那來自城郡的官員,
山中的僧侶親自送他離開云層。
登上車輛,尚能看到殘月掛在天空,
住宿的客棧中,交錯著流動的眾人。
若是再思念起山林的清新,
還需同心共同致以敬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詩人劉補闕從九華山拜官歸來的情景。詩中以比喻手法來描繪劉補闕行程的恢弘和受人尊敬的場面。行天鵝久未現身,象征了劉補闕很長時間未曾外出,此次拜官若有天上飛翔的壯麗景象。地主親自接待,山中僧侶親自送行,展示了劉補闕的高貴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乘車和住宿的場景,表達了作者思念山林的深情。殘月的形象出現暗示了劉補闕的離開。客棧中的人來人往,流動的人群反映出現代社會的繁忙和雜亂。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想念山林的情感和對朋友的致意。
整首詩簡潔明了,以簡練的語言塑造出行程的壯麗和對山林的思念。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了拜官歸來的莊嚴與現代社會的忙碌繁雜。展示了作者對山林的熱愛和向友人的問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