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巖陪鄭少師夜坐 / 作者:張喬 |
幸喜陪騶馭,頻來向此宵。
硯磨清澗石,廚爨白云樵。
竹外村煙細,燈中禁漏遙。
衣冠與文理,靜語對前朝。
|
|
隱巖陪鄭少師夜坐解釋: 《隱巖陪鄭少師夜坐》是唐代張喬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詩人與鄭少師夜晚在隱巖上共度時光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
喜幸有機會陪著高雅的鄭少師,頻繁地來到這個地方度過夜晚。硯臺上磨磨潔凈的澗石,廚房里飄來的是清新的炊煙和潔白的云煙。竹外村莊的炊煙裊裊細細,燈火中禁漏的鐘聲遙遠。穿著衣冠的我們,談論著文學和歷史,靜靜聆聽著往昔朝代的故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詩人與鄭少師夜晚在隱巖上的情景為主線,通過詩人對景物的描述,展示出了一種安靜、深沉的氛圍。
首先,詩中描繪了隱巖的環境:硯臺上清潔的澗石、廚房里的炊煙和云煙,這些細節刻畫出了一個寧靜而幽雅的場景。隱巖的環境和氛圍為詩人和鄭少師的對話創造了一個恰當的背景。
其次,詩中描述了詩人與鄭少師的對話場景,表現出他們對文學和歷史的共同興趣。詩人穿著衣冠,與鄭少師靜靜交談,對前朝的事跡和文化進行了思考和討論。這種對知識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體現了唐代士人的學識修養和文化自信。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隱巖的美和詩人與鄭少師的情誼。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對話場景的構建,詩人表達了一種對寧靜、學識和歷史的向往,體現出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心境的思考。這種深沉而內斂的情感,使這首詩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