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道士歸南岳 / 作者:張喬 |
千峰隔湘水,迢遞掛帆歸。
掃月眠蒼壁,和云著褐衣。
洞虛懸溜滴,徑狹長松圍。
只恐相尋日,人間舊識稀。
|
|
送李道士歸南岳解釋: 送李道士歸南岳
千峰隔湘水,迢遞掛帆歸。
掃月眠蒼壁,和云著褐衣。
洞虛懸溜滴,徑狹長松圍。
只恐相尋日,人間舊識稀。
中文譯文:
千峰隔湘水,道士穿行在漫長而曲折的山峰中,升起帆船歸去。
掃清明月照亮蒼壁,道士穿上褐衣與云一樣輕盈。
洞穴中空虛無物,滴水懸掛在溜石上,道士行走于狹窄的徑路,被高大的松樹環(huán)繞。
只擔心再也遇不到道士來此,人間的熟識變得稀少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李道士歸南岳的場景,以及道士所經(jīng)歷的旅程和環(huán)境。通過描繪山峰、湖水、月亮、蒼壁、云、洞穴、溜滴、松樹等元素,展現(xiàn)了景物的美態(tài)和道士的意境。詩中給人一種幽靜、深邃和深遠的感覺。李道士作為一個修行者,他的歸去似乎是一種尋求更高境界、更深層次的溝通與領(lǐng)悟,離開了人間的熟識,追尋更高的境界和境地。詩中的人和景物相互呼應(yīng),表達了在這個世界上尋求更高意境的寂寞和孤獨的心情。
整首詩給人以深思和遐想,也給人以寂寞和留戀。是一首寓意深邃、意境高遠的送別詩,通過描繪山水之美和寓意寂寞,展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對離別和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