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松亭 / 作者:張喬 |
七松亭上望秦川,高鳥閑云滿目前。
已比子真耕谷口,豈同陶令臥江邊。
臨崖把卷驚回?zé)瑨呤羯犨h泉。
明月影中宮漏近,珮聲應(yīng)宿使朝天。
|
|
七松亭解釋: 《七松亭》是一首唐代張喬的詩作。這首詩描繪了登上七松亭后俯瞰秦川的景象,表現(xiàn)出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思考。
詩中首先描述了登臨七松亭后的景象,高鳥飛翔,云彩繚繞,填滿了整個視野。這里表現(xiàn)出了自然的寧靜與自由,給人一種開闊和放松的感覺。
接著,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將自己與兩位歷史人物進行對比。他說自己的耕田之功已經(jīng)超越了古代農(nóng)學(xué)家子真,但他卻沒有比陶淵明更能享受山水之樂,陶淵明是一個居住在江邊的詩人,注重田園生活和與大自然的交流。
接下來,作者描述了臨崖處忽然刮起的烈風(fēng),使得紙卷被吹得四處飛揚,同時也嚇退了一只燕子。這里通過風(fēng)的形象,表達了自然界的力量與威嚴(yán),一下子將讀者的思緒拉回了現(xiàn)實。
最后,作者通過景物描寫的手法,表達了深夜宮殿中傳來珮聲的情景。珮是古代宮廷女性配飾的一種,這里指代宮中的美人,而宿使則暗指夜晚巡邏的守衛(wèi)。這里將高山與宮廷聯(lián)系在一起,增加了一種別樣的意境,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交融。
總體來說,《七松亭》通過描述自然景色,表達出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歷史人物的思考和自身的感悟。這首詩以自然元素為基礎(chǔ),通過細膩而準(zhǔn)確的描寫,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廣闊而寧靜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