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二首 / 作者:司空圖 |
自古經綸足是非,陰謀最忌奪天機。
留侯卻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氣歸。
古來賢俊共悲辛,長是豪家拒要津。
從此當歌唯痛飲,不須經世為閑人。
|
|
有感二首解釋: 《有感二首》具體譯文如下:
自古經綸足是非,
陰謀最忌奪天機。
留侯卻粒商翁去,
甲第何人意氣歸。
古來賢俊共悲辛,
長是豪家拒要津。
從此當歌唯痛飲,
不須經世為閑人。
這首詩詞描繪了古代智者的遭遇和追求真理的心態。詩中通過對歷史經緯和人們心機的思考來表達智者的痛苦和困境。
第一節詩提到“自古經綸足是非,陰謀最忌奪天機”,強調了歷史中智者們對事態的洞察力和智慧。智者們能夠看清世事的是非曲直,但也明白暗算和陰謀最易損害人們正直的追求。
第二節詩中提到“留侯卻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氣歸”,指出留侯(指韓信)和商翁(指商鞅)都是能人賢士,但他們最終都沒有歸附于權貴的門下,選擇了離開權力的世界。這反映了作者對智者們的無奈,意味著權貴之地對于真正賢士來說并不具有吸引力。
第三節詩中提到“古來賢俊共悲辛,長是豪家拒要津”,表達了對于真正有才華的人來說,豪門權貴往往不接納他們,讓他們倍感痛苦和無奈。
最后的兩句“從此當歌唯痛飲,不須經世為閑人”,表明智者們選擇了用痛苦的飲酒來發泄情感,不再去經歷紛雜的世事了。他們寧愿成為閑散之人,也不愿意再去參與與享受權力的紛爭。
通過這首詩詞,作者司空圖傳遞出了智者獨特的心態和在現實面前的痛苦。他們總要經歷痛苦和困境,最終選擇的是與世隔絕。這讓人感到唏噓和心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