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下留丹灶 / 作者:司空圖 |
月下留丹灶,壇邊樹羽衣。
異香人不覺,殘夜鶴分飛。
朝會初元盛,蓬瀛舊侶稀。
瑤函真跡在,妖魅敢揚威。
|
|
月下留丹灶解釋: 《月下留丹灶》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為司空圖。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光下留守攝魂之地,
壇邊有一棵羽衣樹。
異香彌漫,人無感覺,
深夜中鶴鳥分飛去。
朝會初元時最熱鬧,
瑤瀛舊友鳳凰稀有。
神仙的遺韻還在延續,
邪魅莽莽,敢妄自尊。
詩意:
該詩描繪了一個幽靜的月夜景象,月光下的丹爐留著磨礪精神的地方。在這里,樹邊有一棵羽衣樹,發出了異香,吸引了無數人前來。但是,這些人卻沒有意識到香氣的存在,他們在深夜中安然入眠,鶴鳥遠離飛去。
這首詩也探討了人世間的盛衰之變。清晨的會議非常熱鬧,但一年之后,舊友和仙人鳳凰都稀有了。然而,這些神仙的韻味依然隨著時間在繼續,而邪惡的力量也敢于囂張。
賞析:
《月下留丹灶》通過描繪一個月夜的場景,展示了世間紛繁和人事變遷的主題。詩中的丹爐象征了修煉之地,而羽衣樹則代表了神秘和誘惑的力量。詩人通過這樣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幻想的世界。
整首詩凝練而富有意象感,通過詩人對月夜景象的描繪,勾起了讀者的遐想。詩人通過描寫香氣、鶴鳥和朝會等細節,展示了人事變遷的無常和時光的流逝。
詩中還出現了對仙人和邪魅的對比,仙人的韻味盡管減少了,但依然在延續,而邪魅則敢于揚威撒野。通過這種對比,詩人暗示了正義和邪惡、美好和丑惡之間的斗爭。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幽靜的月夜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感的運用,展示了人世間的變遷和對于紛繁世事的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