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臘月五日 / 作者:司空圖 |
復道朝延火,嚴城夜漲塵。
驊騮思故第,鸚鵡失佳人。
禁漏虛傳點,妖星不振辰。
何當回萬乘,重睹玉京春。
|
|
庚子臘月五日解釋: 《庚子臘月五日》是唐代詩人司空圖所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夜,以及作者思念故鄉和期待重逢的情感。
詩中描寫了火焰在朝廷上復燃、城墻上積滿塵土的景象,這一描寫展示了朝廷的衰落和城市的冷寂。然后,詩中通過驊騮和鸚鵡這兩個形象,表達了作者思念故鄉和失去愛人的心情。驊騮是一種出色的馬匹,它象征著司空圖殷切地念念不忘故鄉;而鸚鵡則象征著作者失去了他所珍視的人。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正午的時分,禁中的鐘聲傳達了空虛和寂靜,妖星不振辰則預示著不吉利的跡象。
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渴望回到都城的心愿,重逢故鄉和見到美好的春天。這幾句展示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寒冷的冬夜為背景,通過描繪火焰、城墻、驊騮和鸚鵡等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重逢的期盼。同時,詩中也展示了朝廷的衰落、城市的冷寂以及個人的痛苦和不安。這首詩通過對景象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美好未來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