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品二十四則·綺麗 / 作者:司空圖 |
神存富貴,始輕黃金。
濃盡必枯,淺者屢深。
露馀山青,紅杏在林。
月明華屋,畫橋碧陰。
金尊酒滿,共客彈琴。
取之自足,良殫美襟。
|
|
詩品二十四則·綺麗解釋: 詩品二十四則·綺麗
神存富貴,始輕黃金。
濃盡必枯,淺者屢深。
露馀山青,紅杏在林。
月明華屋,畫橋碧陰。
金尊酒滿,共客彈琴。
取之自足,良殫美襟。
譯文:
富貴雖然神奇,但對于真正有才華的人來說,已經不再像黃金一樣珍貴。
濃烈到了極致就會枯竭,而淺淡的美卻可以反復深遠。
山上的青草沾了露水,紅紅的杏花開在樹林中。
明亮的月光照在華麗的房屋上,畫橋在碧綠的陰影下。
金酒滿滿,與客人共同彈奏琴音。
這些美好的事物取之自足,是一種卓越的美麗存在。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種審美觀念和生活態度。詩人在詩中把富貴和黃金相比,認為對于真正有才華的人來說,富貴已經不再具有神奇的意義,失去了真正的價值。而對于濃烈的事物來說,往往會達到極致后枯竭,而淺淡的美卻可以反復深遠。詩人以自然景物為例,描繪了山上的青草沾露、紅杏開花,以及月光照在華麗房屋上、畫橋下的景象,展示了淺淡之美所帶來的持久和回味之情。最后,詩人通過金酒滿滿與客人共同彈奏琴音的場景,表達了取之自足、全然滿足的生活態度,認為這樣才是真正的卓越美麗所在。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和生活態度的領悟,對于濃淡之美、富貴之價值的思考,讓人產生共鳴。詩詞以意象的方式刻畫出詩人的審美觀念,展示了一種超越物質財富的價值觀,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