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湟有感 / 作者:司空圖 |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
|
河湟有感解釋: 詩詞《河湟有感》是司空圖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他對西北邊疆的動蕩局勢的感嘆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從蕭關起起戰爭的塵埃,
河湟成了分隔異鄉春天的地方。
漢族人都說起了胡族的語言,
卻站在城頭咒罵自己的同胞。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西北邊疆河湟地區的動蕩局勢為背景,反映了唐代時期漢胡不和的矛盾和仇恨。詩中的“蕭關”指的是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漢族和胡族交匯的地方。河湟地區常常受到胡族的侵擾,導致了胡漢之間的對立。詩人用“戰塵”形容局勢緊張和戰爭的動蕩,其中的“異鄉春”暗示著詩人對原本和諧的家園被破壞的惋惜和傷感。
詩中提到“漢兒”和“胡兒”,暗喻了漢族和胡族之間的文化差異,胡族的侵略也使得漢族人不得不學習胡族的語言以進行溝通。然而,詩人卻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描述了城頭的人咒罵漢族人的場景。這顯示了詩人內心中對胡漢矛盾的痛恨和對于自己民族的忠誠之情。通過寫實的手法,詩人在表現矛盾沖突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積極的態度,希望能夠改變現狀,恢復和諧。
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筆觸,抨擊了漢胡矛盾的愈演愈烈。詩人通過寫實手法,深入地揭示了背井離鄉對于感情和民族認同的沖擊,同時表達了對母國沉浸在矛盾和混亂中的憂慮。《河湟有感》直接表達了詩人對混亂局勢的失望和憤怒,并以自己的文字向讀者渲染出一種戰爭和痛苦的情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