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答王鞏(一題:次韻答參寥) / 作者:蘇軾 |
我有方外客,顏如瓊之英。
十年塵土窟,一寸冰雪清。
朅來従我游,坦率見真情。
顧我無足戀,戀此山水清。
新詩如彈丸,脫手不暫停。
昨日放魚回,衣襟滿浮萍。
今日扁舟去,白酒載烏程。
山頭見月出,江路聞鼉鳴。
莫作孺子歌,滄浪濯吾纓。
吾詩自堪唱,相子棹歌聲。
|
|
次韻答王鞏(一題:次韻答參寥)解釋:
《次韻答王鞏(一題:次韻答參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有方外客,顏如瓊之英。
十年塵土窟,一寸冰雪清。
朅來從我游,坦率見真情。
顧我無足戀,戀此山水清。
新詩如彈丸,脫手不暫停。
昨日放魚回,衣襟滿浮萍。
今日扁舟去,白酒載烏程。
山頭見月出,江路聞鼉鳴。
莫作孺子歌,滄浪濯吾纓。
吾詩自堪唱,相子棹歌聲。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作為對王鞏的應和之作,以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詩中描述了他有一個像玉一樣美麗的方外客人,經歷了十年的塵土窟居生活,卻保持著一寸冰雪般的清澈心靈。方外客人循著蘇軾的引導來與他游玩,他們坦率地交流著真實的情感。蘇軾顧盼著自己無需留戀塵世,只對這山水清新之地心生留戀。他的新詩像彈丸一樣,不停地脫手飛出。他回憶起昨天放生的魚兒,衣襟上還滿是浮萍。而今天,他乘著小舟離去,白酒載著他駛向烏程。站在山頭,他看到月亮升起,行走在江路上,他聽到鼉鳴的聲音。他呼吁不要唱孺子歌,要像他一樣洗去塵埃,迎接新的征程。他相信自己的詩歌值得歌唱,希望相子(王鞏)陪他一起劃船唱歌。
賞析:
蘇軾在這首詩中展示了自己豁達、灑脫的性格,以及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他通過描繪方外客、冰雪清心、山水清新等意象,表達了對清凈和自由的向往。詩中的對話揭示了蘇軾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以及對真誠交流的渴望。他將自己的詩比作彈丸,形象地表達了他創作的快速而自由的狀態。從放生魚兒到乘舟離去,他以詩人的視角觀察世界,感受自然的美妙。最后,他號召不要唱孺子歌,表達了對現實瑣碎的厭倦,以及對追求高遠境界的追求。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詩人的情感交融為主線,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思想情懷和藝術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