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晴 / 作者:杜甫 |
雨時山不改,晴罷峽如新。
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殺人。
有猿揮淚盡,無犬附書頻。
故國愁眉外,長歌欲損神。
|
|
雨晴解釋:
《雨晴》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雨時山不改,晴罷峽如新。
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殺人。
有猿揮淚盡,無犬附書頻。
故國愁眉外,長歌欲損神。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反思。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的第一句“雨時山不改,晴罷峽如新”,描述了雨過天晴后山水的變化,意味著即使經(jīng)歷了風雨的洗禮,山水依然保持著原有的美麗。詩人以山水作為象征,表達了他對國家的關(guān)懷和希望,即使面臨困難和挫折,國家的美好依然存在。
第二句“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殺人”,詩人通過天路和秋江兩個景物,表達了他對社會現(xiàn)實的憂慮和不滿。天路指的是官道,表示詩人觀察到了社會上眾多的不公和世俗之風,感到憂心忡忡。而秋江則象征著憂愁和悲傷,詩人思念著被逼迫害死的忠臣。
第三句“有猿揮淚盡,無犬附書頻”,詩人通過描繪動物的形象,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朋友的失望。猿揮淚盡,暗喻詩人自己的憂愁和離別之痛,而無犬附書頻則指的是在詩人困頓時,沒有朋友來慰問和助力,使他感到孤獨和失望。
最后一句“故國愁眉外,長歌欲損神”,詩人直接表達了對故國的憂傷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痛苦。詩人的愁眉表明他內(nèi)心的憂郁,長歌欲損神則意味著他愿意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內(nèi)心的苦痛和對社會的期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和動物的形象,以及表達對故國的思念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反思,展現(xiàn)了杜甫對于時代的關(guān)切和痛苦。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詩歌來表達內(nèi)心的苦悶和對社會的期望,同時也希望喚起讀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和關(guān)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