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是出自《蘇軾》創作的“鐵拄杖(并敘)”,總共“14”句,當前“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是出自第2句。
“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解釋: 您的問題提到了一首古詩《鐵拄杖》,并請求對其含義進行詳細解釋,同時包含了創作背景和感想。下面我將逐一為您解答: 1. 古詩《鐵拄杖》: 蘇軾(1037-1101),宋代著名文學家,他的作品包括詩、詞、散文等類型,風格多樣。這首詩描述的可能是一根木質拐杖,其質地堅硬如鐵,外形呈ω狀,且栗木的質地細膩有光澤。 2. 詩句解釋: 牙節宛轉天成:拐杖的每一個關節都彎曲得如同自然形成的弧度一樣。 中空有簧:拐杖內部是空心的,并內置了類似于琴弦的東西。 3. 創作背景與感想: 蘇軾在《東坡志林》中有提及“木之性,生于南而北僵”,這說明他對于木材生長習性的了解。創作這首詩,可能是在描繪或者贊美這種堅硬且有韌性的木質拐杖,反映了詩人對自然材料的欣賞以及對生活的細致觀察。 4. 評價: 這句話展現了中國古代文人對生活細節的關注,以及他們對自然之美的贊頌。蘇軾作為宋代文學的大家,其作品中的細膩情感和深刻哲理,都值得后世深入研究和欣賞。
查看完整“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的上一句
下一句: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的下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