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楊柳 / 作者:張九齡 |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
|
|
折楊柳解釋: 《折楊柳》是唐代詩人張九齡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折下一枝楊柳送給思念的人的情景。詩人將這枝楊柳寄托于思念的人,以此表達自己的思戀之情。詩人感嘆了一枝楊柳的珍貴,因為它帶來了對故園春天的懷念。雖然景象延遲了,但是芬芳的春天卻比不上新生的春天。此外,詩人還感到擔憂的是那些身在征戍的士兵們,而自己也將容顏老去,積滿邊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楊柳作為春天的代表,常常與離別、思念等情感聯系在一起。纖細的楊柳被詩人當作是特別珍貴的禮物來送給思念的人,顯示出他對對方的情感深厚。詩中的故園春天形容了詩人懷念故鄉的情緒,將楊柳與故園的美好聯系起來,加深了對離鄉別井的思鄉之情的表達。
同時,詩人通過形容遲景不如新景以及楊柳的凋零,表達了光陰易逝,花開花謝的無常,暗示了人生的脆弱和短暫。而關于征戍客和容顏老去的描寫,則暗示了詩人的憂傷和憂慮,表達了他對國家和自身命運的擔憂。
整首詩以楊柳為線索,通過對情感、時間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復雜而深沉的內心感受,讓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故園和人生的思考與眷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