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修菜(并敘) / 作者:蘇軾 |
菜之美者,有吾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見,當復云吾家菜耶?因謂之元修菜。
余去鄉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適自蜀來,見余于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下云。
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
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
種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蟲。
是時青裙女,采擷何匆匆。
烝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
點酒下鹽豉,縷橙芼姜蔥。
那知雞與豚,但恐放箸空。
春盡苗葉老,耕翻煙雨叢。
潤隨甘澤化,暖作青泥融。
始終不我負,力與糞壤同。
我老忘家舍,楚音變兒童。
此物獨嫵媚,終年系余胸。
君歸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張騫移苜蓿,適用如葵菘。
馬援載薏苡,羅生等蒿蓬。
懸知東坡下,塉鹵化千鐘。
長使齊安人,指此說兩翁。
|
|
元修菜(并敘)解釋: 菜的好的,有我家鄉的巢,所以人巢元修好了,我也喜歡吃的。
元修說:使孔北海見,又應該說我們家菜嗎??因而對之元修菜。
我離開家鄉已經有五年,思而不可能。
元修剛從四川來,見我在黃,就寫這首詩,使者回去把他的兒子,而種的東面山坡之下說。
那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
豆莢圓而小,槐樹芽細小而豐富。
種的秋雨多,擢秀繁霜中。
想花而沒有花朵,一個像青蟲。
這時青裙女,采摘什么匆匆。
蒸熟后再湘的,香色多彩的饛。
點酒下鹽豉,縷橙芼姜蔥。
那知道雞和豬,只是怕放筷子空。
春全苗葉老,耕翻煙雨叢。
潤隨甘澤化,暖作青泥融。
始終不我對不起,力量與糞土一樣。
我老忘記家中,楚音改變兒童。
這東西單獨嫵媚,一年的時間是我自己。
你回家把他的兒子,包裹不函。
張騫移苜蓿,適用如葵菘。
馬援載薏苡,羅生等蓬蒿。
懸知蘇東坡下,貧瘠鹽堿化千鐘。
長使查人,針對這一說法兩老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