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雁 / 作者:杜甫 |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
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guān)兵氣,何時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
|
歸雁解釋:
《歸雁》是唐代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原文: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
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guān)兵氣,何時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中文譯文:**
聽說今年春天的雁,自南方的廣州返回。
看見花兒告別漲潮的海,為了躲避雪,飛到羅浮山。
物是人非,關(guān)乎兵戈之氣,何時能夠消除客人的憂愁。
年復(fù)一年,霜露阻隔著,只是五湖的秋天。
**詩意和賞析:**
《歸雁》描繪了南飛的候鳥和北返的季節(jié),寄托了詩人對故鄉(xiāng)、對人生變遷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亂世動蕩、戰(zhàn)亂頻發(fā)的憂慮。
詩人通過描述雁的遷徙,表達了時光荏苒,人事如夢的主題。春天的歸雁帶來了季節(jié)的更替,而詩中的雁,成了人生的比喻,仿佛在告訴人們,時光匆匆,生命如雁,終有離別和歸宿。雁南歸自廣州,是溫暖的春風呼喚著它們回到北方,但也意味著離別之情。而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描繪了雁的智慧和勇敢,也引發(fā)了人們對逆境中求生的思考。
詩中的“物是人非”表達了歲月變遷、世事無常的觸動。古往今來,人事物華,但在戰(zhàn)亂頻仍的時代,兵亂之氣所帶來的客愁卻是難以消除。這種愁苦之情深深地融入了詩人的內(nèi)心,使整首詩透露出濃厚的憂慮和痛楚。
最后兩句“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以景寓情,顯現(xiàn)了歲月的隔閡,令人回味。年年霜露,暗喻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的坎坷,而“五湖秋”則代表著世事多變,情勢動蕩。這兩句詩直截了當?shù)乇磉_了詩人對亂世的擔憂,對故土的眷戀,以及對歲月無情的感慨。
總體來說,杜甫通過描繪雁的歸遷,抒發(fā)了對時光流轉(zhuǎn)、人生離合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亂世動蕩的憂慮和對故土的深情。這首詩憑借其深邃的情感和貼近人心的主題,在唐代詩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