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句九首(前六首已見第十三卷中) / 作者:杜甫 |
聞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
都將百年興,一望九江城。
水檻溫江口,茅堂石筍西。
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
設道春來好,狂風大放顛。
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
|
絕句九首(前六首已見第十三卷中)解釋: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九首》之一,表現了詩人對風景、時光以及個人命運的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聽說了巴山深處的消息,春天的船剛好行。歷經百年的興盛,一眼望去是九江城。水檻上是溫江的入口,茅舍旁是石筍西。移船駛向先主的廟宇,清洗藥物在沙溪邊。安排了適宜的春天,狂風放縱著狂放。吹動花朵隨水飄去,掀翻了漁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飽含感情的筆調,描述了作者游歷巴山地區的風景和感受。杜甫常以自然景色為基礎,抒發內心情感,同時融合了歷史和人生哲理。
詩的開篇,"聞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透露出詩人聽到了巴山的消息,而此時正是春天,船只可以順利行駛。通過這句,詩人以山水為背景,抒發了對巴山的向往之情。
"都將百年興,一望九江城"表達了對九江城的美景和興盛的感慨。百年興盛的景象,成為了一幅令人心馳神往的畫面,而九江城在這樣的氛圍中顯得愈發壯麗。
接下來的描寫,"水檻溫江口,茅堂石筍西",細致地刻畫了具體的景象,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融合。"水檻溫江口"使人感受到水的柔和和寧靜,而"茅堂石筍西"則呈現出山林和巖石的原始風貌。
"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描寫了詩人的行動,他移船前往先主廟,洗滌藥物,這些動作都呈現出一種虔誠與自然親近。
"設道春來好,狂風大放顛"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也傳達出詩人欣賞自然風景之間的豁達心情。狂風大放顛的描寫,也隱喻了人生的波瀾起伏。
最后兩句,"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以生動的意象,抒發了花朵隨水飄蕩的情景,同時也借花朵比喻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與之前的人生哲理相呼應。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巴山美景的喜悅,以及對歷史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充滿了感情,也蘊含了對生命與自然的深刻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