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見贈之作 / 作者:高適 |
舍下蛩亂鳴,居然自蕭索。
緬懷高秋興,忽枉清夜作。
感物我心勞,涼風驚二毛。
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
如何異鄉縣,復得交才彥。
汩沒嗟后時,蹉跎恥相見。
箕山別來久,魏闕誰不戀。
獨有江海心,悠悠未嘗倦。
|
|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見贈之作解釋: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見贈之作》是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的中文譯文和相關賞析:
舍下蛩亂鳴,居然自蕭索。
緬懷高秋興,忽枉清夜作。
感物我心勞,涼風驚二毛。
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
如何異鄉縣,復得交才彥。
汩沒嗟后時,蹉跎恥相見。
箕山別來久,魏闕誰不戀。
獨有江海心,悠悠未嘗倦。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高適在秋夜思念主簿岑二十的情景。詩人住的地方雖然草蛩聲嘈雜,但自己內心卻感到蕭索。高適在靜夜之中產生了追憶高秋時興的感慨,然而這感慨卻在寧靜的夜晚里乘涼風吹拂時輕易地被打散了。
賞析:
這首詩以艷麗的描繪手法表達了高適對岑二十的懷念之情。詩人用對比的手法將居住環境的喧囂與內心的寂寞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孤獨和思念之情。詩人對周圍環境的描寫栩栩如生,營造出了一種幽靜的夜晚氛圍。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與志趣相投的人的相聚的渴望和感慨之情,表明了他對江海遠游不知疲倦的心境。整首詩抒發了詩人思鄉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志同道合者相聚的愿望,表現了高適不屑于境遇和外界干預的豪情壯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