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壟 / 作者:高適 |
壟頭遠行客,壟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
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里。
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
|
登壟解釋: 《登壟》是唐代文學家高適創作的一首詩,講述了一個遠行客人登上壟頭,看到壟上分流的水,感慨行人去無蹤。詩中表達了孤獨遠行的辛酸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登上壟頭的遠行客,壟上有分流的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知所在。
我淺薄的才智登上了人生的舞臺,獨自一人背負著長劍漫游萬里。
難道沒有思念故鄉的時候嗎?我總是有感同身受的知己。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遠行客人的內心獨白,通過描寫壟上的分流水和行人未知去向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漫長旅途的孤獨和茫然之感。詩中的壟頭象征著旅途中的難關,分流的水則映照出了行人前進的方向不明,也可理解為人生的起伏和變化。同時,詩人意味深長地提到自己淺薄的才智和孤獨的一生,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引起了讀者的共鳴,表達了一種內心的孤獨與迷茫,同時也在呼喚著歸鄉的渴望。
整體上,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遠行客人內心的孤獨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一種身處異地的辛酸和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歸鄉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