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彭州山行之作 / 作者:高適 |
峭壁連崆峒,攢峰疊翠微。
鳥聲堪駐馬,林色可忘機。
怪石時侵徑,輕蘿乍拂衣。
路長愁作客,年老更思歸。
且悅巖巒勝,寧嗟意緒違。
山行應未盡,誰與玩芳菲。
|
|
赴彭州山行之作解釋: 《赴彭州山行之作》中文譯文:
峭壁連綿的崆峒山,山峰重疊翠綠微妙。
鳥兒的歌聲足以讓人駐足,林色美麗讓人忘卻塵俗。
奇特的石頭不時擋路,輕柔的蔓藤偶爾拂過衣袖。
長久的路途令人憂愁作客,年歲漸長更加思念歸家。
然而欣賞這壯麗的山嶺勝景,不愿意寧嗟意緒違背。
山行之旅可能尚未結束,誰愿意和我一起欣賞美麗的花朵?
詩意與賞析:
《赴彭州山行之作》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一首山水田園詩。詩人表達了對崆峒山美景的贊美之情,并通過描繪山中奇石、美麗的林色以及鳥兒的歌聲,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寧靜。
詩中的峭壁連崆峒、攢峰疊翠微,描繪了崆峒山的險峻和山峰的連綿起伏,形象生動。而鳥聲堪駐馬、林色可忘機,表達了詩人在山間行走時深受大自然的美景所打動,情不自禁停下來欣賞。
詩中的怪石時侵徑、輕蘿乍拂衣,表現了山路崎嶇、石巖奇特的景象,以及山林間的蔓藤在微風中緩緩拂過衣袖,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在旅途中思念家鄉的思緒,長久的路途讓他感到孤獨和疲憊。然而,詩人仍然愿意欣賞巖巒的勝景,寧愿放下思念,享受山水之樂。同時,詩人提到山行應未盡,希望有人能與他一起欣賞山谷中的芳菲景色,共享歡樂。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環境的欣賞和喜悅,同時透露出對歸家的向往和思念。詩篇情感真摯,描寫細膩,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