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辟陽城 / 作者:高適 |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傳道漢天子,而封審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兒女欺。
母儀良已失,臣節豈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
|
辟陽城解釋: 《辟陽城》是唐代高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辟陽城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朝廷腐敗的不滿和對于社會道義的思考。
中文譯文: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傳道漢天子,而封審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兒女欺。
母儀良已失,臣節豈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荒城辟陽城為基礎,通過對辟陽城的描寫,高適表達了他對于朝廷腐敗和社會道義缺失的不滿。
作者稱辟陽城為荒城,意味著城市廢棄、破敗。作者坐在高岸之上,俯視著清淇河,暗示著高視闊步的態度。
傳道漢天子,而封審食其,指的是皇帝傳達圣旨,卻只關注自身的私利,而忽略了百姓的疾苦。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暗指朝廷的奸淫和不公正之事,而且并未受到應有的懲罰,使得人們對于朝廷的統治產生了懷疑和唾棄。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哀嘆和無奈。母儀良已失,臣節豈如斯,指的是朝廷已經失去了崇尚道德的精神,臣子的忠誠和正直也不如以前。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表達了作者對于朝廷和社會現狀的悲嘆和嘲笑。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于朝廷腐敗和社會道義缺失的不滿和思考。詩中用荒城寓意朝廷和政府破敗,以高岸和清淇寓意高視闊步的態度,通過對于奸淫不戮的揭露和對于母儀良已失、臣節豈如斯的感嘆,展現了作者對于社會現狀的無奈和悲憤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