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行路難二首 / 作者:高適 |
君不見富家翁,昔時貧賤誰比數。
一朝金多結豪貴,萬事勝人健如虎。
子孫成長滿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朝忽如此,卻笑傍人獨悲苦。
東鄰少年安所如,席門窮巷出無車。
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長安少年不少錢,能騎駿馬鳴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邊,美人弦管爭留連。
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安知憔悴讀書者,暮宿虛臺私自憐。
|
|
雜曲歌辭·行路難二首解釋: 中文譯文:
你可曾見過,富家翁,曾經貧窮又低賤的誰能比數。突然有一天,財富滔滔而來,一切勝過別人,健壯如虎。子孫成長,在眼前茁壯成人,妻子能歌善舞。自夸著一朝間如此厚福,嘲笑著旁人的痛苦悲傷。
東鄰的少年如何處境,貧窮巷子里沒有馬車。有才華卻不愿意向達官貴人學習,每年讀書何用空耗費。長安的年輕人不少有錢,能騎著駿馬,手中揮動著金鞭。五侯相逢在大道旁,美人爭相留連。黃金如斗,不敢吝惜,一句話如山,不可舍棄。誰知道那些病瘦的讀書人,夜晚宿在無依無靠的臺上時,暗自為自己感到痛惜。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富貴與貧窮的對比,以及人生的無常。作者以對比來揭示人們在貧賤與富貴之間的追逐與欲望。詩中表達了對權貴階層的批評,暗示了人們在追逐財富與地位的過程中,會忽略了內心的追求與選擇,使得社會中存在著不公與不平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的手法,生動地展現了貧富之間的差距和社會的不公正。詩中運用具體形象,如富家翁、貧窮少年、金馬金鞭等,生動描繪了貧賤與富貴之間的對比。通過描述少年們的不同命運,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階層差異和社會不公。同時,詩中的留白和暗示也給讀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空間,引發了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深思。整體上,這首詩反映了唐代社會的底層貧困與上層富貴的鮮明對比,以及對此現象的批判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