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 / 作者:高適 |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
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
轉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
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
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
|
|
塞上解釋: 《塞上》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作品。詩人描寫了在塞上邊境的壯麗景色,表達了對邊境守衛者的敬意和對和平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
東出盧龍塞,孤身踏上邊陲之地,浩然之中滿懷思鄉之情。
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
亭堠遠遠伸展數千里,漢兵依然嚴陣以待異族。
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
邊塵籠罩北方的水域,敵騎正向南方擴張。
轉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
朝官的決策能否長久,和親并非遠大的圖謀。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
只有昔日的李將軍,按照儀仗,離開皇都。
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帶領軍隊馳騁在大漠上,一舉擒獲了單于。
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
時常懷抱感激之心,愿效仿隨機應變的謀略。
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
倚靠劍柄,獨自思索,關山空曠,心中郁結。
這首詩描繪了壯麗的邊境景色和邊境軍隊的英勇形象。詩人通過對邊塞守衛的稱贊和懷念,表達了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戰爭的痛惜之情。詩中用“亭堠列萬里”、“邊塵漲北溟”等形象描繪了邊境的廣闊和戰爭的殘酷,同時也表達了對軍人的敬仰和對和平的渴望。最后兩句“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苦悶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戰爭的無奈和對和平的追求。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示了塞上壯麗的景色,又體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