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諸公同登無錫北樓(一作郎士元詩) / 作者:皇甫冉 |
秋興因危堞,歸心過遠山。
風(fēng)霜征雁早,江海旅人閑。
驛樹寒仍密,漁舟晚自還。
仲宣何所賦,只嘆在荊蠻。
|
|
與諸公同登無錫北樓(一作郎士元詩)解釋: 與諸公同登無錫北樓(一作郎士元詩)
秋興因危堞,歸心過遠山。
風(fēng)霜征雁早,江海旅人閑。
驛樹寒仍密,漁舟晚自還。
仲宣何所賦,只嘆在荊蠻。
中文譯文:
與諸公一同登上無錫北樓(又名郎士元的詩)
秋天的愉悅因為危堞而產(chǎn)生,回歸的心思超越遠山。
風(fēng)霜驅(qū)趕雁群的早,江海間的旅人悠閑。
驛站的樹木仍然稠密寒冷,漁船在傍晚歸來。
仲宣(指作者自己)為何只能在荊蠻之地吟詠,只能無奈地嘆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身處無錫北樓并與諸公一同品味秋天之景的情景。詩中的“秋興因危堞”一句暗示了作者在高處登臨時感受到的秋天的愉悅,以及不安全的城墻所帶來的刺激感。接下來的“歸心過遠山”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心意超越了遙遠的山川。
詩中還描述了秋天的景象,風(fēng)霜提前驅(qū)趕著南飛的雁群,而江海間的旅人則過著悠閑閑散的生活。驛站的樹木仍然稠密寒冷,漁船在傍晚歸來,暗合了秋天即將進入寒冷季節(jié)的情景。
最后兩句“仲宣何所賦,只嘆在荊蠻”則表達了作者的無奈之情,暗示了在荊蠻之地的流亡的身份。仲宣是皇甫冉的字,通過使用自謙的方式,作者表達了對自己境遇的不滿和無奈。整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并通過對個人境遇的展示,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