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郢路悲猿 / 作者:皇甫冉 |
悲猿何處發,郢路第三聲。
遠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眾木,噭噭入孤城。
坐覺盈心耳,翛然適楚情。
|
|
賦得郢路悲猿解釋: 賦得郢路悲猿
悲猿何處發,郢路第三聲。
遠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眾木,噭噭入孤城。
坐覺盈心耳,翛然適楚情。
中文譯文:
郢路上的猿猴悲鳴,傳達到了第三聲。
遠方的游子知曉,秋天的黃昏,空山更加寧靜。
猿猴的啾啾聲深入無數木林,鳥兒的噭噭聲進入孤城。
坐下來感受心靈的充盈與耳膜的顫動,油然而生出對楚地情愫。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遠離家鄉的游子對故土的思念之情。詩人以猿猴的悲鳴和鳥兒的啾啾聲來描繪一種凄涼的氛圍,給人以秋天黃昏、空山寂靜的感覺。遠離家鄉的游子感受到了這種寂寞,他的心境也因之而充實,情感上也產生了對楚地的懷念之情。
賞析:
此詩以寫景的方式,巧妙地借猿猴和鳥兒的聲音,表達了遠離家鄉的游子對家鄉的眷戀之情。通過描繪郢路上猿猴的悲鳴和孤城中鳥兒的啾啾聲,給人一種凄涼和孤寂的感覺。在這種背景下,詩人描寫了游子的心情,強調了游子在異鄉的寂寞和思念之情。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堆砌了豐富的意象,通過聲音的穿透和心靈的共鳴,傳達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楚地的情感。這種以聲音來表達情感的手法,進一步增強了詩中的愁懷與離愁的主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