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集張諲所居(得飄字) / 作者:皇甫冉 |
江南成久客,門館日蕭條。
惟有圖書在,多傷鬢發凋。
諸生陪講誦,稚子給漁樵。
虛室寒燈靜,空階落葉飄。
滄洲自有趣,誰道隱須招。
|
|
夜集張諲所居(得飄字)解釋: 夜集張諲所居(得飄字)
江南成久客,門館日蕭條。
惟有圖書在,多傷鬢發凋。
諸生陪講誦,稚子給漁樵。
虛室寒燈靜,空階落葉飄。
滄洲自有趣,誰道隱須招。
中文譯文:
江南已經成為了我長期居住的地方,門館的日子越來越冷清。
只有圖書陪伴著我,卻也增添了鬢發的凋零。
年輕學子們陪我一起講誦,年幼的孩子則給我打漁和劈柴。
虛室中,寒冷的燈光靜靜地照耀著,空階上,落葉在飄散。
這座滄洲自有它的樂趣,但誰又能說出隱士的真正動機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隱居者皇甫冉在江南的生活境遇。江南已經成為了他長時間居住的地方,但門館逐漸冷清,只剩下他獨自一人。然而,他在這個安靜的環境中并不感到孤獨,因為他有大量的圖書作伴。但與此同時,歲月的流轉也使他的鬢發脫落,反映了他的歲月已經不再年輕。然后,他描述了他與年輕學子們一起講課和與年幼孩子們一起打漁和劈柴的情景,顯示出他不僅是一個智者,也是一個慈愛的長者。他的房間空蕩蕩,只有寒冷的燈光和落葉飄散的空階,這進一步強調了他的孤獨和冷落。最后,他提到他所居住的“滄洲”自有其樂趣,但他也有自己隱居的原因,而世人卻難以理解。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作為隱士的生活狀態,他孤獨但不寂寞,與之相伴的是書籍和思考,以及對自然的親近。詩中使用了富有意象的語言,通過描寫物象來表達人物的內心感受,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