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李萬晚望南岳寺懷普門上人 / 作者:皇甫冉 |
釋子身心無垢紛,獨將衣缽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鐘聲出白云。
|
|
同李萬晚望南岳寺懷普門上人解釋: 《同李萬晚望南岳寺懷普門上人》是唐代皇甫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詩人與友人共同向南岳寺望望山上的普門上人的情景,通過描繪寺廟鐘聲劃破白云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的崇敬和對遠離塵囂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釋子身心無垢紛,
獨將衣缽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
唯有鐘聲出白云。
詩意和賞析:
詩人首先描述了普門上人身心的純凈,他將衣缽帶著離開塵世的喧囂。接著,詩人寫出了自己與友人在晚上來到松林寺向普門上人望去的情景,他們抱有相思之情。最后,詩人描繪了鐘聲從白云中傳出,為景致增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詩中的釋子指的是僧人,他們通常修行無欲無求,追求內心的凈化和平靜。詩人贊頌釋子的身心純凈,并表達了自己向往遠離塵囂塵世的心愿。
整首詩用簡潔的語言刻畫了寺廟的寧靜和僧人的超脫,通過描繪鐘聲劃破白云的景象,表現(xiàn)了佛教精神在寺廟中的虔誠和超然。同時,詩人的相思情感也透露出對遠方的向往和對靈性的渴望。
這首詩詞既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的崇敬和對僧人的贊美,也表現(xiàn)了對寧靜和遠離塵囂的向往。通過獨特的意象和描寫手法,詩人把讀者帶入到了寺廟的寧靜之中,喚起了讀者對精神凈化和遠離世俗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