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饑得民”是出自《蘇軾》創作的“異鵲(并敘)”,總共“17”句,當前“熙寧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饑得民”是出自第1句。
“熙寧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饑得民”解釋: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它出自宋代詩人蘇軾(字子瞻)的一首名為《異鵲(并敘)》的古詩。 原句大意是這樣的:熙寧年間(1068-1094),柯侯(柯仲常的尊稱)仲常擔任漳州的通守(主管軍事的官員),他用救濟饑餓的方式來獲得民心。 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的社會動蕩、自然災害或地方治理有關。蘇軾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詠物抒懷,展現了他深厚的儒家情懷和卓越的政治洞察力。 評價方面,這句話充分體現了蘇軾詩歌的現實主義特色以及他在政治、社會問題上的深刻見解。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基層治理的一些特點。
查看完整“熙寧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饑得民”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熙寧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饑得民 的下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