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普門上人(一作皇甫曾詩,題下有還陽羨三字) / 作者:皇甫冉 |
花宮難久別,道者憶千燈。
殘雪入林路,深山歸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響滴春冰。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
|
送普門上人(一作皇甫曾詩,題下有還陽羨三字)解釋: 送普門上人(一作皇甫曾詩,題下有還陽羨三字)
花宮難久別,道者憶千燈。
殘雪入林路,深山歸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響滴春冰。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中文譯文:
送普門上人(又名皇甫曾詩,題下有還陽羨三字)
花宮難以久別,修行者懷念千盞燈。
殘雪飄入林中的小路,深山歸還寺廟的僧人。
陽光照耀在嫩綠的草地上,泉水滴落在春天的冰上。
何必追求外在的便利,只需觀照內心即可通向一乘之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皇甫冉創作的,也有一些版本將其歸屬于皇甫曾。詩人以送別普門上人為題材,表達了對修行者的思念和對佛法的理解。
詩的開頭寫道“花宮難久別,道者憶千燈”,表達了詩人對普門上人的離別之情。花宮指的是佛教寺廟,難久別意味著詩人對普門上人的珍重和懷念。道者憶千燈,表達了修行者對佛法的思念,千燈象征著佛法的光明和智慧。
接下來的兩句“殘雪入林路,深山歸寺僧”,描繪了冬天的景色。殘雪飄入林中的小路,寓意著修行者回歸寺廟的道路上充滿了困難和挑戰。深山歸寺僧,表達了修行者回歸佛教寺廟的決心和信仰。
最后兩句“日光依嫩草,泉響滴春冰。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表達了詩人對修行者的勸勉和對佛法的理解。日光照耀在嫩綠的草地上,泉水滴落在春天的冰上,描繪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色。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表達了修行者不必追求外在的便利,只需觀照內心,即可通向佛法的境界。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修行者的思念和對佛法的理解。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修行者的內心境界,詩人表達了對修行者的贊美和對佛法的推崇。整首詩意境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