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病彌月聞垂云花開順阇黎以詩見招次韻答之 / 作者:蘇軾 |
道人心似水,不礙照花妍。
燕坐春強半,清陰月屢遷。
平生無起滅,一念有陳鮮。
裊裊風枝舉,離離日萼蔫。
病吟終少味,老醉不成顛。
何必遨頭出,湖中有散仙。
|
|
臣病彌月聞垂云花開順阇黎以詩見招次韻答之解釋:
《臣病彌月聞垂云花開順阇黎以詩見招次韻答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臣病了一個月,聽說垂云花盛開了,我以詩作為回應,順阇黎為我示下一句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對花朵和月亮的觀察和感受,同時展示了他對詩歌創作的執著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自己的病情,描繪了自然界中花朵盛開和月亮升起的變化,與自己的生命狀態相比較,表達了對平凡而短暫的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花朵和月亮的描述,抒發了詩人對生命和時間流逝的感嘆和思考。
首句"道人心似水,不礙照花妍"表達了詩人心境如水般平靜,不受花朵的絢麗所干擾。他以平靜的心態觀察自然界的美麗,反映了他對生活的豁達和對藝術的追求。
"燕坐春強半,清陰月屢遷"描繪了燕子在春天占據了半個天空,而月亮則不斷升起和落下,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
"平生無起滅,一念有陳鮮"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他認為個人的一生并沒有什么起伏,而是在平淡中隨著思想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裊裊風枝舉,離離日萼蔫"描繪了花朵受風搖曳的景象,以及日光下花朵的凋謝,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病吟終少味,老醉不成顛"表達了詩人因病而喪失了對吟詠的興趣和對酒的熱愛。這種身體上的困擾和精神上的失落進一步強調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
最后兩句"何必遨頭出,湖中有散仙"表明詩人并不追求名利和尋求變故,而是認為湖中的散仙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安逸之所在。這種態度體現了詩人對寧靜和超脫世俗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以及對超越世俗的追求。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感人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