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陸潛夫往茅山賦得華陽洞 / 作者:皇甫冉 |
游仙洞兮訪真官,奠瑤席兮禮石壇。
忽仿佛兮云擾,杳陰深兮夏寒。
欲回頭兮揮手,便辭家兮可否?
有昏嫁兮嬰纏,綿歸來兮已久。
|
|
送陸潛夫往茅山賦得華陽洞解釋: 《送陸潛夫往茅山賦得華陽洞》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皇甫冉。詩中描述了作者與陸潛夫一同游玩茅山華陽洞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為:“我們一起游玩仙洞,尋找真正的仙官,擺下華麗的席子,向石壇行禮。突然間,有如云霧迷蒙,幽暗深沉,夏天感到寒冷。欲回頭揮手道別,便辭家舍,是否可行?有人正在嫁娶,牽掛不斷,我漸漸回來已經(jīng)很久。”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和陸潛夫在茅山華陽洞的游玩經(jīng)歷。詩中以自然景色描繪人的情感,展示了神秘而充滿魅力的仙山洞穴景觀,并通過回家與離別的選擇,展現(xiàn)人們在追求仙境和欲望之間的矛盾。
賞析:《送陸潛夫往茅山賦得華陽洞》以華麗的描寫展示了茅山華陽洞的神秘與美麗,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仙境之旅的向往。詩中運用了描繪自然景色的手法,將云霧和夏日的寒冷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仙境般的氛圍。詩人通過“欲回頭揮手”和“已久”的描述,表達了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心情。整首詩通過凝練的詞句,展現(xiàn)了唐代人們對于仙境與人世之間的無法抉擇的糾結心境,又喚起了對神秘世界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華麗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將讀者帶入到一個仙境般的環(huán)境中。它揭示了人類追求仙境與美好的愿望,以及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難以抉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