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劉長卿詩) / 作者:皇甫冉 |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
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
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
|
|
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劉長卿詩)解釋: 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劉長卿詩)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
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
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不去新安,不知江路有多長。
猿聲比得上廬山和霍山,水色勝過瀟湘。
驛站的樹木收起了殘雨,漁家帶著夕陽。
何須擔心旅途的停泊,使者身上有輝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皇甫冉所作,有時也被誤傳為劉長卿的作品。詩人以送康判官往新安為背景,描繪了江路的美景和旅途的愉悅。
詩的前兩句“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北磉_了詩人不去新安的遺憾之情,同時也暗示了江路的漫長。接下來的兩句“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通過對比,詩人將江路的美景與廬山、霍山、瀟湘等名勝相提并論,強調了江路的壯麗和美麗。
接著的兩句“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泵枥L了旅途中的景色,驛站的樹木收起了殘雨,漁家帶著夕陽,給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
最后兩句“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北磉_了詩人對康判官的祝福和對使者的贊美,使者身上有輝光,不必擔心旅途的停泊。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路的美景和旅途的愉悅,表達了對康判官的祝福和對使者的贊美,展現了詩人豁達樂觀的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