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魏六侍御葬 / 作者:皇甫冉 |
哭葬寒郊外,行將何所從。
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
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幾重。
舊書曾諫獵,遺草議登封。
疇昔輕三事,嘗期老一峰。
門臨商嶺道,窗引洛城鐘。
應積泉中恨,無因世上逢。
招尋偏見厚,疏慢亦相容。
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
誰知長卿疾,歌賦不還邛。
|
|
送魏六侍御葬解釋: 《送魏六侍御葬》是唐代皇甫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送葬為背景,表達了對逝者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哭葬寒郊外,行將何所從。
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
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幾重。
舊書曾諫獵,遺草議登封。
疇昔輕三事,嘗期老一峰。
門臨商嶺道,窗引洛城鐘。
應積泉中恨,無因世上逢。
招尋偏見厚,疏慢亦相容。
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
誰知長卿疾,歌賦不還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葬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在送葬的過程中,感嘆行將何所從,思考生命的意義和歸宿。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在寒郊外哭葬的情景,表達了對逝者的悼念之情。接著,詩人描述了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的景象,表達了對逝者的尊敬和對逝者墓地的美好祝愿。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繪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幾重的景象,表達了對逝者的思念之情,并對人生的短暫和無常進行了思考。詩人還提到了舊書曾諫獵、遺草議登封,暗示了逝者曾經(jīng)有過政治抱負和追求,但最終未能實現(xiàn)。
詩的結(jié)尾,詩人表達了對逝者的遺憾和對未能再次相見的無奈。詩人提到了招尋偏見厚、疏慢亦相容,暗示了逝者在世時可能受到了一些誤解和冷落。最后,詩人提到了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表達了對逝者的思念之情,并以誰知長卿疾、歌賦不還邛作為結(jié)尾,表達了對逝者的惋惜和對逝者才華的贊美。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送葬的情景,表達了對逝者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對逝者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逝者的敬意和對生命的珍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