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發中嚴寺別契上人 / 作者:皇甫冉 |
蒼蒼松桂陰,殘月半西岑。
素壁寒燈暗,紅爐夜火深。
廚開山鼠散,鐘盡嶺猿吟。
行役方如此,逢師懶話心。
|
|
早發中嚴寺別契上人解釋: 林草深翠如松樹,衰殘的月亮半掛西岑。寒冷的白壁上,昏暗的燈光,紅爐里燃燒的火光。廚房門開,山間的老鼠四散奔逃,寺廟鐘聲響盡,嶺上的猿猴開始歌唱。行走勞累,如此景象,遇到師傅,懶得開口說心事。
中文譯文:
蒼蒼松桂陰,殘月半西岑。
素壁寒燈暗,紅爐夜火深。
廚開山鼠散,鐘盡嶺猿吟。
行役方如此,逢師懶話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皇甫冉在早晨離別嚴寺時的景象。他看到蒼翠的松樹和香氣四溢的桂樹,明亮的月亮已經下山。白色的寒冷墻壁上,昏暗的燈光照亮了房間,紅色的爐火在黑夜中燃燒得很深。當廚房的門打開時,山上的老鼠四散奔逃,而寺廟的鐘聲不再響起,嶺上的猿猴開始歌唱。作者感嘆自己的勞累,沒有心情和遇到的師傅聊天。
賞析:
這首詩以獨特的描寫方式展示了一幅寺廟的清晨景象,通過對細節的刻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沉思。詩中以蒼翠的松樹和殘月形容清晨的陰影,營造出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氛圍。隨后,描繪了素壁寒燈暗和紅爐夜火深,進一步加強了冷靜和孤寂的感覺。最后一句則表達出作者在行走勞累后,遇到師傅時的懶散心態,從而將整個詩篇圓滿地結束。
這首詩展示了唐代詩歌的特點,注重景物的獨特描寫,以及對情感的細膩表達。作者通過運用深情的語言和意象,使讀者能夠共情并感受到作者的的內心世界。同時,這首詩也展示了作者對勞累和師徒關系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寡言的沉思態度。整體而言,這首詩情感細膩,描繪細致,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