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山峽 / 作者:皇甫冉 |
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
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
|
巫山峽解釋: 《巫山峽》是唐代皇甫冉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巫山峽的景色和氣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
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巫山峽的壯麗景色和神秘氣氛。詩人以迢迢的筆調描繪了巫峽出現在巴東的景象,巫峽的山勢高聳,仿佛從半空中延伸出來。云霧彌漫,掩蓋了神女館,雨水灑落在楚王宮。詩人以朝暮之時的泉水聲和四季變化的樹葉顏色來描繪巫山峽的靜謐和美麗。然而,詩人指出清猿的叫聲卻無法聽到,因為它們只在九月的秋季出現。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巫山峽的景色和氣氛,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巫山峽的向往之情。詩中運用了迢迢、云藏、雨到等形象描寫,使人感受到了巫山峽的壯麗和神秘。同時,詩人以泉聲和樹色的變化來表達巫山峽的寧靜和美麗。最后,詩人以清猿的叫聲和九月的秋季來點明自己無法親臨巫山峽的遺憾之情,給人一種遙遠而神秘的感覺。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情的筆調,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