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開元寺水閣 / 作者:趙嘏 |
年來獨向此游頻,謝氏青山與寺鄰。
朱檻夜飛溪路雪,碧林晴隔馬蹄塵。
波穿十里橋連寺,絮壓千家柳送春。
|
|
題開元寺水閣解釋: 《題開元寺水閣》是一首唐代趙嘏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來獨向此游頻,
謝氏青山與寺鄰。
朱檻夜飛溪路雪,
碧林晴隔馬蹄塵。
波穿十里橋連寺,
絮壓千家柳送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多次獨自游覽開元寺水閣的情景。開元寺位于謝氏青山之間,與山中的寺廟相鄰。詩中描述了夜晚,從朱紅色的欄桿上飛落的溪路雪花,以及明亮的碧綠林木,隔離了馬蹄揚起的塵土。在另一處描寫中,水波穿過長長的橋梁與寺廟相連,而垂柳如同白色的絮雪,給千家萬戶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賞析:
《題開元寺水閣》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在開元寺水閣的游覽經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以及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使讀者仿佛能親身感受到作者的所見所聞。
首先,詩人以“年來獨向此游頻”開篇,表明作者對開元寺的鐘愛和頻繁的游覽。接著,作者描述了開元寺所在的環境,謝氏青山與寺廟相鄰,顯示了寺廟與自然山水的和諧共存的景象。
在夜晚的描寫中,朱檻上的夜飛溪路雪成為了詩詞的一大亮點。這一景象通過對紅色雪花的形容,給人以不同尋常的感受,使整個詩詞增添了神秘和詩意。
接下來的描寫,作者運用了“碧林晴隔馬蹄塵”這一形象,將明亮的碧綠林木與行駛的馬蹄塵土作對比,形成了一種明暗交錯的意境,給人以生動的視覺感受。
最后兩句詩以開元寺與周圍環境的聯系為切入點,通過“波穿十里橋連寺”和“絮壓千家柳送春”的描寫,將水波與橋梁、垂柳與春天的氣息相結合,展示了寺廟的壯麗景色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開元寺水閣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細膩觀察和感受。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致入微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開元寺的美麗景象中,并引發人們對自然與人文之間和諧共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