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昔昔鹽·花飛桃李蹊 / 作者:趙嘏 |
遠期難可托,桃李自依依。
花徑無容跡,戎裘未下機。
隨風開又落,度日掃還飛。
欲折枝枝贈,那知歸不歸。
|
|
雜曲歌辭·昔昔鹽·花飛桃李蹊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昔昔鹽,花飛桃李蹊。
遠期難可托,桃李自依依。
花徑無容跡,戎裘未下機。
隨風開又落,度日掃還飛。
欲折枝枝贈,那知歸不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來自《雜曲歌辭》中的《昔昔鹽》一篇,詩人是唐代的趙嘏。詩人通過描繪桃李花飛的景象,抒發了自己對遠方摯友歸期的思念之情。
詩中首句“遠期難可托,桃李自依依”,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遲遲未歸的無奈和期望。詩中的“桃李自依依”形象地描繪了開滿花朵又倚重在一起的桃樹和李樹,暗喻著詩人和摯友之間的情誼。
接下來的兩句“花徑無容跡,戎裘未下機”,形容了花徑上沒有任何蹤跡,戰袍還未脫下,表達了詩人思君之難以言傳的哀怨心情。戎裘的暗示意味著遠方友人可能身處戰事之中,尚未歸來。
詩的后兩句“隨風開又落,度日掃還飛。欲折枝枝贈,那知歸不歸。”則說明了桃李花朵隨風飄落的情景,又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似乎在提醒詩人稍縱即逝的時光,加深了詩人對友人歸期的擔心。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雖然希望贈予友人,但又不確定對方是否會歸來,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愁。
整首詩以桃李花為象征,以描繪花飛的景象來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親切思念和深深的憂心忡忡,展現了唐代士人忠誠友誼和對歸期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