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昔鹽二十首·前年過代北 / 作者:趙嘏 |
代北幾千里,前年又復經。
燕山云自合,胡塞草應青。
鐵馬喧鼙鼓,蛾眉怨錦屏。
不知羌笛曲,掩淚若為聽。
|
|
昔昔鹽二十首·前年過代北解釋: 《昔昔鹽二十首·前年過代北》
代北幾千里,
前年又復經。
燕山云自合,
胡塞草應青。
鐵馬喧鼙鼓,
蛾眉怨錦屏。
不知羌笛曲,
掩淚若為聽。
詩詞中文譯文:
曾幾何時,我行經過代北幾千里,
前年我又一次來到這里。
燕山云歸于一體,
蒙古草原也變得郁郁蔥蔥。
鐵馬喧鬧著鼙鼓之聲,
美人的眉毛卻怨恨錦屏紗帳。
我不知道羌笛吹奏的曲調,
掩面而泣,仿佛就為了好像去聽一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趙嘏的代表作之一,《昔昔鹽二十首·前年過代北》描繪了詩人經過代北地區時的景象和心情。
詩中提到的代北地區是古代中國北方的一個邊疆地區,距離他的家鄉幾千里。詩人前年曾經路過這里,而這次又再次經過。他看到了在代北的燕山上云層飄過,胡塞草原也青蔥茂盛,給人一種綠意盎然的感覺。鐵馬喧鬧的鼓聲和美人怨恨的眉毛構成了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他對羌笛曲調的不知道,卻想象著聽到羌笛的音樂能讓他淚如泉涌。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代北地區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交織,傳達出詩人對離鄉之旅的思念和對未知事物的向往。詩人以抒發情感的方式,表達了對家鄉和自己過去經歷的思考和回憶,描摹出了一個旅途中的邊緣地區的情景。整首詩情感真摯,婉轉動人,使讀者產生了對遠方的向往和對離鄉之旅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