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歸 / 作者:趙嘏 |
三年踏盡化衣塵,只見長安不見春。
馬過雪街天未曙,客迷關路淚空頻。
桃花塢接啼猿寺,野竹庭通畫鹢津。
早晚相酬身事了,水邊歸去一閑人。
|
|
寄歸解釋: 《寄歸》
三年踏盡化衣塵,
只見長安不見春。
馬過雪街天未曙,
客迷關路淚空頻。
桃花塢接啼猿寺,
野竹庭通畫鹢津。
早晚相酬身事了,
水邊歸去一閑人。
中文譯文:
三年來,走過許多地方,衣裳已經踏盡塵土,
只能看到長安城,卻再也看不到春天的繁花。
馬兒跑過白雪皚皚的街道,天色還未明亮,
作客在陌生的山關路上,淚水頻繁流淌。
桃花塢靠近啼叫猿猴的寺廟,
野竹庭院通向畫鷺津。
早晚酬謝身份和職務,一位閑散的人將會回到水邊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在外奔波漂泊的人,對故鄉的思念和歸鄉的渴望。詩中描繪了作者游歷的長安城,但他只看到了繁華的長安,卻再也沒有見到故鄉的春天。馬兒馳騁在雪街上,天色未明,作者走過山關路時感到迷茫和無助,淚水也頻繁流淌。然后,他提到了桃花塢和野竹庭院,表達了對家鄉的留戀和希望能回到那個自由自在的地方。最后,詩人表示他的身份和職務會得到合理的回報,他將成為一位閑散的人,返回水邊。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離鄉背井的境遇和思鄉之情,表達了對家鄉的強烈思念和向往。詩中以具體的景物描寫,將作者的心情與風景相融合,給人以強烈的共鳴和感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在描寫細節的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愿望,使人不禁感嘆離鄉之苦和對歸家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