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玨相公 / 作者:趙嘏 |
都無鄙吝隔塵埃,昨日丘門避席來。
靜語乍臨清廟瑟,披風如在九層臺。
幾煩命妓浮溪棹,再許論詩注酒杯。
從此微塵知感戀,七真臺上望三臺。
|
|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玨相公解釋: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玨相公》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追憶友人李玨相公的情感。
詩中描繪了作者遠離塵囂的環境,沒有絲毫功利之心,與李玨相公一樣追求真理和精神境界。作者感慨自己低微的身份,但并不因此自卑,反而以豪情自居,自稱“雖寒生四海,斯言當五載”。
詩的譯文如下:
都無鄙吝隔塵埃,請告友人遠行來。
靜諦聽講于宗廟,身披大氅如玉臺。
幾次邀請美女舟,重談詩判暢沉杯。
從今塵世離別后,皇上三臺七真臺。
趙嘏在早年時曾與李玨相識,他們都追求道義真理,遠離塵囂。雖然趙嘏在社會地位上較李玨相公低微,但他在詩中表達出對李玨相公的欣賞和欽佩之情。詩中以青青莽原、舒州李玨為表情,via提筆,回到塵俗之市,舍兒妾,集小兒女,作詩、飲酒,言志全流。
詩句娓娓道來,流暢自然。通過描繪作者的心境和遠離塵囂的美好境地,反映了唐代士人對于道德倫理和追求真理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總之,《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玨相公》通過描繪遠離世俗的清靜環境和追求真理的豪情,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李玨相公的推崇和對追求真理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