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淮南李仆射 / 作者:趙嘏 |
早年曾謁富民侯,今日難甘失鵠羞。
新諾似山無力負,舊恩如水滿身流。
馬嘶紅葉蕭蕭晚,日照長江滟滟秋。
功德萬重知不惜,一言拋得百生愁。
|
|
獻淮南李仆射解釋: 獻淮南李仆射
早年曾謁富民侯,
今日難甘失鵠羞。
新諾似山無力負,
舊恩如水滿身流。
馬嘶紅葉蕭蕭晚,
日照長江滟滟秋。
功德萬重知不惜,
一言拋得百生愁。
譯文:
早年曾經謁見過富民侯,
如今卻難以甘心失去榮耀。
新的承諾好像山一般難以承載,
舊的恩義如水一般充盈于身上。
馬嘶聲中紅葉飄零,夜晚蕭索;
陽光照耀下長江波光粼粼,秋意盎然。
功德千重萬重,我深知不會辜負;
一句話的離開卻給百生帶來憂愁。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趙嘏的作品。詩人以《獻淮南李仆射》為名,表達了自己的憂愁和無奈之情。
詩人在詩中提到自己曾經有過謁見富民侯的經歷,享受過榮耀和寵愛。然而如今卻難以甘心失去這樣的榮耀,感到羞愧和遺憾。
詩中分別提到了新的承諾和舊的恩義,新的承諾無法承擔起山一般的負重,舊的恩義則像水一般充盈于身上,隨處流淌。這種比喻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目前無法背負起新的責任和義務的愧疚之情,同時也隱喻了對于舊的恩義的懷念和留戀。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馬嘶聲中紅葉飄零的夜晚和陽光照耀下長江波光粼粼的秋景,通過描繪景色來烘托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掙扎。詩人雖然深知自己擔負的功德很重,但他內心里卻并不惜自己為了一句話的拋棄給百生帶來的愁苦。
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獨特,以短小精悍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憂愁,展示了對往昔榮耀的眷戀和對未來的無奈。同時,詩中運用了山水景色的描繪,烘托了詩人內心的愁苦情緒,使整首詩詞更具藝術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