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第后歸永樂里自題二首 / 作者:趙嘏 |
無地無媒只一身,歸來空拂滿床塵。
尊前盡日誰相對,唯有南山似故人。
玄發侵愁忽似翁,暖塵寒袖共東風。
公卿門戶不知處,立馬九衢春影中。
|
|
下第后歸永樂里自題二首解釋: 下第后歸永樂里自題二首
無地無媒只一身,
歸來空拂滿床塵。
尊前盡日誰相對,
唯有南山似故人。
玄發侵愁忽似翁,
暖塵寒袖共東風。
公卿門戶不知處,
立馬九衢春影中。
中文譯文:
考中進士后回到永樂里自題,寫了兩首詩。
沒有依靠的地方,沒有幫助的人,只有我一個人,
回來后只能掃去床上滿是的塵土。
在宴會上整天誰會伴我,
唯有南山的景色給我陪伴。
頭發逐漸蒼老,忽然變得如同老翁,
暖風帶來的灰塵,寒冽的袖子和東風相共。
公卿的門戶我都不知道在哪,
只能在繁華的九衢立馬,在這春天的陰影之中。
詩意和賞析:
《下第后歸永樂里自題二首》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通過表達自己考中進士后回到家鄉永樂里的心境。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身世的無奈和回歸故鄉的失落。
詩的開頭,“無地無媒只一身”,暗示著作者感到孤獨和無助,沒有依靠的地方,沒有人幫助他。回歸故鄉之后,床上塵土遍布,也反映了他在考試的辛勞和疲憊。
接著,詩中提到“尊前盡日誰相對”,這句詩暗示著在繁忙的宴會中,沒有人會陪伴作者,只有南山的景色給他陪伴。這里南山可以理解為詩人喜愛的自然景色,也代表了他對于清靜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詩的第二首寫到作者逐漸顯老,頭發變白,猶如老翁一般。這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的流逝和自己年齡的增長的感慨。同時,詩中也提到了暖風帶來的灰塵和寒冷的袖子,以及東風,這些形容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于不同季節的感受。
最后兩句“公卿門戶不知處,立馬九衢春影中”,詩中描繪了作者對于政治權貴的疏離感,面對權勢門戶,他幾乎不知道自己在哪。立在熱鬧的街道上,被春天的陰影所籠罩,更顯得他的孤獨和疏離。
整首詩以清新的詞語和樸素的細節描寫,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對于復雜社會的疏離感。通過寫景和自我感受的融合,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和對社會的思考融入其中,使這首詩詞充滿了深情和對于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