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僧二首 / 作者:趙嘏 |
臺殿參差日墮塵,塢西歸去一庵云。
寒泉何處夜深落,聲隔半巖疏葉聞。
溪戶無人谷鳥飛,石橋橫木掛禪衣。
看云日暮倚松立,野水亂鳴僧未歸。
|
|
尋僧二首解釋: 詩詞《尋僧二首》是唐代趙嘏所作,下面是對這首詩詞進行的分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殿宇參差,陽光斜照下墜落塵土,
庵堂在西邊,一片云歸去了。
深夜的寒泉,從何處落下?聲音隔著山巖,偶爾聽到葉子的輕聲響。
溪水旁沒有人,只有谷鳥飛過。
石橋橫在木頭上,上面掛著僧侶穿的衣服。
傍晚看云,倚在松樹旁靜靜立著,
野水亂鳴,僧侶還未歸來。
詩意:
這首詩以尋覓僧侶為主題,描述了一個僧侶寂靜的庵堂,以及周圍的自然景色。通過描繪景物和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僧侶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將景物與情感緊密結合,展現了深山僻谷的寧靜和僧侶的虔誠。通過描寫殿宇、庵堂、山水等具體的景物,在讀者心中繪制出一幅靜謐安寧的畫面。詩人還特別寫到了天色漸暮時的云彩,以及野水的湍急聲音,這些細節描寫不僅讓詩詞更具感染力,也增強了整體的意境。
整首詩以“尋僧”為線索,表達了詩人對僧侶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贊美。詩中沒有過多的修辭和華麗的辭藻,而是通過樸實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細致地展現了僧侶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讀這首詩詞,會感受到寧靜與平和的氛圍,也能夠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尋找內心寧靜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