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亭柳 / 作者:趙嘏 |
拂水斜煙一萬條,幾隨春色倚河橋。
不知別后誰攀折,猶自風流勝舞腰。
|
|
東亭柳解釋: 《東亭柳》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河水上漂浮著一萬條垂柳,遠遠看去,宛如一片斜斜的煙霧。幾次春天來臨,它總是倚靠在河橋邊,隨著春色的變幻而搖曳。不知道分離之后,誰會再去攀折它們,又誰能比垂柳更能展現風流的姿態。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東亭河邊一片垂柳的景象。垂柳的形象是如此美麗動人,它們優雅地倚靠在河橋邊,隨著春天的到來而舞動。然而,詩人也感到遺憾,因為人們在別后便不會再去欣賞它們的風采。詩詞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美麗瞬息的感慨,以及對人事變遷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垂柳的形象,展現了春天的美景和時光的變遷。垂柳如煙霧般綿延,給人一種寧靜和唯美的感覺。垂柳是春天的象征,它們倚靠在河橋邊,伴隨著春色的變化而搖曳生姿。詩人以垂柳為寫景的中心,描繪了春天的氛圍和美麗,同時也傳達了對光陰易逝和不舍之情的思考。詩中的“拂水斜煙”形象生動,用詞簡練,意境深遠。最后兩句詩表達詩人對未來的遺憾和思念,別后垂柳無人欣賞,再美麗也是徒勞。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領悟和對人事變遷的體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