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石(并引) / 作者:蘇軾 |
至揚州,獲二石,其一綠色,岡巒迤邐,有穴達于背;其一玉白可鑒。
漬以盆水,置幾案間。
忽憶在潁州日,夢人請住一官府,榜曰仇池。
覺而誦杜子美詩曰:“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乃戲作小詩,為僚友一笑。
夢時良是覺時非,汲水埋盆故自癡。
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従鳥道絕峨眉。
秋風與作煙云意,曉日令涵草木姿。
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
|
雙石(并引)解釋:
《雙石(并引)》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至揚州,獲得兩塊石頭,一塊是綠色的,山巒起伏,背面有洞;一塊是晶瑩如玉的白石。我將它們浸泡在盆水中,放在桌案之間。突然想起在潁州的日子,夢見有人邀請我去一官府,門上寫著“仇池”。醒來后背誦杜子美的詩句:“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庇谑俏议_玩笑地寫了一首小詩,逗得朋友們哈哈大笑。夢境時是真實的,醒來后才覺得不真實,于是我拿水埋了盆,自己發呆起來。只見玉峰橫亙在太白山上,便從鳥道走,絕塵峨眉。秋風和煙云交織在一起,晨光照耀下的草木姿態美麗。那一點空明是哪里,老人真想住在仇池。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蘇軾獲得的兩塊石頭,引發了他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向往。他在揚州獲得了一塊綠色的石頭和一塊晶瑩如玉的白石,他將它們放在水中,回想起自己在潁州的時光。他夢見有人邀請他去一個名叫仇池的地方,醒來后寫了一首戲謔的小詩,逗得朋友們開心。然而,他意識到夢境與現實的不同,于是將水埋了盆,自己陷入了沉思。他看到太白山上的玉峰橫亙,于是選擇了鳥道,走向峨眉山。秋風和煙云交織,清晨的光線照亮了美麗的草木。他思索著那一點空明的所在,渴望能夠真正住在仇池。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的典型風格展現了他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蘇軾通過對獲得的兩塊石頭的描寫,引發了他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他以夢境為線索,表達了對理想境地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反思。詩中的景物描寫充滿意境,玉峰、鳥道、峨眉山等形象都給人以美的感受。同時,通過與秋風、煙云、草木的交織描寫,詩中透露出一絲禪意和超脫塵世的情感。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那一點空明的渴望,表明他愿意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理想的歸宿。
整首詩詞通過具體的描寫和抽象的意象,展示了蘇軾豐富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它融合了自然景物、夢境、回憶和對未來的向往,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自然、人生和理想的獨特感悟,同時展現了他的幽默和玩世不恭的一面。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蘇軾深邃的內心世界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