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人聽琴二首 / 作者:趙嘏 |
抱琴花夜不勝春,獨奏相思淚滿巾。
第五指中心最恨,數聲嗚咽為何人。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連天坐憶君。
惟有啼烏舊名在,忍教嗚咽夜長聞。
|
|
代人聽琴二首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代人聽琴二首
抱著琴,在花朵盈盈的夜晚,春天的美景無法消除我的思念之情。獨自演奏琴音,淚水滿滿,濕透了巾帕。中指的中心最是痛恨,發出的幾聲嗚咽是為了誰而鳴響。
湘娥魂不得安葬在九疑云上,我坐在楚水邊,思念著你。唯有那啼烏仍舊在叫,忍不住嗚咽,長夜中一直能夠聽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花朵盛開的夜晚,獨自演奏琴音時,心中的相思之情。作者思念的對象可能是遠方的戀人或故鄉的親友。他的琴聲中充滿了憂傷和悲憫,淚水不禁溢出眼眶,表達了內心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湘娥和楚水是具有唐代文化背景的象征性形象。湘娥是指湖南婦女的精神形象,而楚水則是指楚國的江水,有著濃厚的詩意和文化內涵。通過描寫湘娥和楚水,作者隱喻了自己思念之情的深切和無法平息的痛苦。
最后一句詩中的啼烏是古代傳說中的象征,代表著離情別緒。作者稱呼啼烏為“舊名”,表明啼烏的叫聲在他心中早已久遠而深刻,它的嗚咽聲成為長夜中的陪伴,突顯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和離情別緒的痛苦。
整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夜晚演奏琴音時的內心世界,通過琴聲和詩意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對遠方親人和戀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喚起讀者對離情別緒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