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興二首 / 作者:趙嘏 |
溪花入夏漸稀疏,雨氣如秋麥熟初。
終日苦吟人不會,海邊兄弟久無書。
讀徹殘書弄水回,暮天何處笛聲哀。
花前獨立無人會,依舊去年雙燕來。
|
|
遣興二首解釋: 《遣興二首》
溪花入夏漸稀疏,
雨氣如秋麥熟初。
終日苦吟人不會,
海邊兄弟久無書。
讀徹殘書弄水回,
暮天何處笛聲哀。
花前獨立無人會,
依舊去年雙燕來。
詩意:
這首詩由兩首詩組成,描寫了詩人在夏日感慨萬千的情景。首先,詩人描述了溪邊的花朵在夏天漸漸減少,與此同時,雨水的氣息讓人感覺秋天已經來臨。然而,令詩人苦惱的是,他整日苦思冥想的心血和所思所想,卻無法讓他人理解。此外,詩人感嘆海邊的兄弟已經有很久沒有給他來信了。
接下來,詩人讀盡了所有的殘破書籍,好像將自己融入到了書中的世界里。天色漸晚,詩人在思考時,聽到了一聲悲愁的笛聲,但他不知道是從何處傳來的。盡管詩人獨自站在花前,無人與其交流,但正如去年一樣,雙燕依舊回來了。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的親身感受為基礎,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內心感慨,表現了詩人孤獨而寂寞的心境。溪花的凋謝、雨水的秋意,都為詩人的孤獨增添了一份憂傷的情緒。詩人刻畫了自己苦學不得的愁苦,以及與世隔絕、無人理解的孤寂感。詩人面對這樣的境遇,產生了對親人、兄弟的思念之情,并借助自然景物的催化,表達出自己的心聲。
通過描繪聲音、色彩與情感相結合的情景,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情緒上的共鳴和思考的空間。這首詩通過深邃的意象和婉約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情感的表達,同時也寄托了對溫暖、理解和歸屬感的渴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既有深邃的哲理,又充滿了詩人對命運的疑問和自我反思,展示了唐代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