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 / 作者:趙嘏 |
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風。
(見《萬花谷》)。
語風雙燕立,裊樹百勞飛。
松島鶴歸書信絕,橘洲風起夢魂香。
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題秦皇句,宣宗覽之不悅。
以上見《優(yōu)古堂詩話》)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錢塘)。
梁王舊館已秋色,珠履少年輕繡衣。
(以上見《主客圖》)
|
|
句解釋: 詩詞《句》是唐代趙嘏所寫,描繪了浮云悲嘆沉日的秋風。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浮云的悲傷與落日的哭泣。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一種淡泊的情懷和凄美的意境。
詩中的浮云被描繪為晚霞中的一抹翠綠,感到悲傷,而落日則泣不止。這種對自然的悲傷和哀痛的描繪,使讀者產生一種共鳴,感受到這種晚秋的凄涼。
在下一句中,作者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兩只燕子停在一株婀娜多姿的樹枝上,樹上百鳥飛翔。這幅畫面充滿活力,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機。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一座島嶼,上面有松樹和鶴鳥。島上的景色和氣氛非常美麗,像是一個詩中的仙境。但是詩人又提到,島上的書信不再來往,似乎斷絕了聯(lián)系。這種對詩中美景的描繪和對凄涼的襯托,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失落和孤獨的情緒。
最后的兩句則著重強調了理學家群體缺乏公正,只以權謀為主。作者宣揚思想自由,認為權謀不能決定是非。這也是對當時社會現(xiàn)狀的一種批評。
總的來說,詩詞《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詩中既有對凄涼的描繪,又有對美好的描繪,通過這種對比,使讀者產生一種深刻而豐富的感受。同時,詩詞也表達了作者的思想和對社會現(xiàn)狀的批判。整首詩構思新穎,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堪稱一首成功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