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舍二首 / 作者:趙嘏 |
只言雙鬢未蹉跎,獨奈牛羊送日何。
禪客不歸車馬去,晚檐山色為誰多。
溪上禪關水木間,水南山色與僧閑。
春風盡日無來客,幽磬一聲高鳥還。
|
|
僧舍二首解釋: 《僧舍二首》是唐代詩人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描繪了僧舍的景象,表達了禪修者的寧靜與自在。
詩人首先描繪了自己年輕貌美,雙鬢尚未斑白的狀態。然而,他卻只能在這里和牛羊一起,看著太陽的東升西落,流連于鄉野之間,令人感到無奈。
接著,詩人描繪了僧舍的景色。在溪水旁的禪關之上,水與山融為一體,寂靜中體現出僧人的寧靜。春風吹來,一整天都沒有來客,只有幽磬的聲音和高飛的鳥兒回響在僧舍中。
詩詞通過描繪僧舍的寧靜與自在,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向往。他通過與自然的融合與和諧,尋找內心的寧靜與平靜。整首詩的意境淡雅、靜謐,給人一種靜心禪修的感覺。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只言雙鬢未蹉跎,
只嘆牛羊送日何。
禪客不歸車馬去,
晚檐山色為誰多。
溪上禪關水木間,
水南山色與僧閑。
春風盡日無來客,
幽磬一聲高鳥還。
這首詩可以引發人們對禪修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心靈的寧靜與平靜。詩詞通過描繪僧舍中的景象,提醒著人們要去尋找內心的寧靜與平和。同時,詩詞也傳遞了一種追求自由、回歸自然的意境。通過與大自然的親近與融合,詩人尋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舒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并通過描繪僧舍的景象,傳達了內心的寧靜與自在。正是詩人對禪修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讓這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賞析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