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笑(〔一題:試筆〕) / 作者:蘇軾 |
子石如琢玉,遠煙真削黳。
入我病風手,(古語云,磨墨如病風手。
)玄云渰凄凄。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蠟屐阮,又如鍛柳嵇。
醉筆得天全,宛宛天投霓。
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
|
|
自笑(〔一題:試筆〕)解釋:
詩詞:《自笑(〔一題:試筆〕)》
子石如琢玉,遠煙真削黳。
入我病風手,(古語云,磨墨如病風手。)
玄云渰凄凄。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蠟屐阮,又如鍛柳嵇。
醉筆得天全,宛宛天投霓。
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
中文譯文:
小石如同琢玉,遠處的煙霧真實而深邃。
進入我病弱的手中,(古語說,磨墨就像得了風病的手。)
玄云飄渺凄凄。
其中有什么好處,但我喜歡迷失其中。
既像蠟制的履鞋阮,又像鍛造的柳嵇。
陶醉于筆墨之中得到完美,像天空中的彩虹一般美麗。
非常感謝與我共同度過這幽靜的時光的中書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的《自笑》。詩中通過描寫琢玉、煙霧、病風手、玄云、蠟屐、鍛柳等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墨磨寫字的癡迷和陶醉之情。
首先,詩人以子石如琢玉、遠煙真削黳的形象來比喻墨磨的過程,凸顯了墨磨的精致和煙霧般的神秘感。接著,詩人將墨磨與病風手相聯系,暗示了他對墨磨寫字的癡迷程度,將其形容為一種病態的狀態。玄云渰凄凄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內心的憂郁和迷惘。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既像蠟屐阮,又如鍛柳嵇。蠟屐是古代文人常用的鞋履,鍛柳是指鍛造柳嵇的形象,這里用來比喻詩人的筆墨。詩人將自己的寫作比作蠟屐和鍛柳,意味著他的筆墨經過精心調試和打磨,達到了完美的狀態。
最后,詩人感謝與他共同度過這幽靜時光的中書君。中書君可能指的是與蘇軾交往密切的友人或官員,他們共同欣賞和陶醉于詩人的墨磨寫字之美。
整首詩通過對墨磨寫字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癡迷和追求完美的態度。詩中的形象描寫細膩而富有想象力,展現了蘇軾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詩詞創作的熱愛。同時,詩中也流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傳達了他對墨磨寫字的沉思和情感的寄托。
|
|